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饭前吃水果更有利于营养吸收?应根据个人消化能力吃
每天吃点水果,是科学膳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有些人说餐后吃水果,营养会不吸收,还会加重肠胃负担,所以餐前吃比较好。这些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?
其实并不存在饭后吃一定会增加胃肠负担的水果。到底什么时候吃水果,应根据个人的消化能力来决定。因为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和糖,相比正餐从各种肉类中摄取的蛋白质和脂肪,还是比较好消化吸收的。再者,水果中的有机酸如果酸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、酒石酸等能刺激人体消化腺分泌,增进食欲,有利于食物的消化。水果中的膳食纤维,尤其是含量较多的果胶等水溶性膳食纤维,有利于肠道健康、体重控制和调节糖脂代谢。
正确的吃水果时间,应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(如血糖、胃肠功能)而定的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吃水果不需要讲究时间,可以把水果放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,比如,餐前、餐后、餐中间。如当早餐质量不高时,可以吃点番茄、猕猴桃、橙子来补充一下;下午三四点时可以吃个苹果作为加餐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获取维生素、膳食纤维、矿物质等营养素,以及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,获得健康效益。需要提醒的是,芒果、木瓜、菠萝、猕猴桃、无花果等富含蛋白酶的水果,不适合在空腹时吃得太多。
但对于特殊人来说,吃水果就要讲究点了。消化能力差或胃中感觉饱胀,就最好不饭前吃水果,也最好不饭后马上吃水果;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前提下,宜把水果放在两餐之间,如早上10点或下午3点,避免在餐后马上吃水果,以免血糖发生大的波动;需要减肥、控制血脂、血压的人宜在餐前吃水果,因为能帮助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,多摄入一些膳食纤维、钾等营养素;偏瘦需要增重的人,适合把水果放在餐后吃,可以避免餐前吃水果影响正餐的摄入。
每个人对水果的消化吸收和耐受都有差异,我们不能以偏概全,把个别人吃水果时发生的不适推而广之。对于健康人来说,吃水果没有时间限制,只要保证合理的摄入量,每个人都可以轻松、快乐地吃水果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生命时报 央广网 央视频
关键词: